top of page

VENTURE+ 觀點


【V+觀點】不只是金主,更是隊友:投資人的五大隱藏資源
在競爭激烈的創業賽道上,初創公司就像一艘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奮力前行的小船,每一步發展都至關重要。而投資人,不僅僅是提供資金的“金主”,其投後協助更是能為初創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今天,就來為大家揭開投資人除了資金以外的隱藏資源。
3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新創走到IPO,成功了嗎? 二級市場的一些數據觀察
對於新創公司而言,成功上市往往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許多創業者與投資者都將「IPO」視為成功的象徵,認為一旦公司上市,便意味著企業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然而,IPO並不完全等於成功,而只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1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慎選創業成長路上的夥伴 - 引進新股東
股東不僅是資金提供者,更是企業的核心夥伴,能影響公司文化、策略方向及決策效率。理想的股東應與創業者有一致的價值觀,並能帶來資源、專業知識與人脈。與股東建立關係的關鍵在於「互信」與「互動」,透過時間培養。重要且深入合作的股東,即使只有一兩個,也能有效引入外部資源,促進公司發展。
2024年1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創常覺得台灣不好募款,美國容易。但到美國上市的台灣新創,表現為何又似乎不如預期?
台灣新創公司在美國IPO的挑戰,強調理解資本市場與商務市場的差異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資本市場比選擇最大的市場更為重要。文章指出,公司的經營體質是成功的關鍵,而在美國上市則需要展現更優異的成長與獲利表現,類似於台灣優秀運動員面對美國職棒的競爭壓力。
2024年12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觀點】新創投資「堰塞湖」
退場成功率極低和退出回報不理想導致創投資金出現「堰塞湖」現象,近年來全球創投交易趨勢持續下滑很可能就是創投對於退出不如預期的因應調整
2024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灣IPO、日本IPO、美國IPO 比較,美國上市夢跟你想的大不同
IPO是許多新創公司的重要里程碑。但具體來說,在不同地方 IPO 究竟有什麼不同,更重要的是,報酬到底有多麽不一樣? 抱持這些疑問,本文協助各位創業者整理台灣上市、日本上市,以及最大夢想的美國上市的報酬與流程比較。
2024年8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資本市場網路及軟體公司的評價正在進行巨幅的修正,你發現了嗎?
隨著 Nasdaq 科技股與台灣股市不斷地創新高,很容易讓人誤認大部分公司的股價都在創新高。然而,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所有的產業都雨露均沾嗎?資本市場的新高代表著新創公司的評價更被市場青睞嗎?本文將分享近期的一些觀察,從美國幾家分屬不同數位產業近年上市的軟體公司的股價變化中看出一些端倪。
2024年6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創必讀】投資人報告要包含什麼?為什麼重要?
在新創開始有投資人之後,常常需要每個月撰寫營運相關的報告讓投資人能持續地了解新創公司的現狀。創立於2010年的種子及早期創投基金Collab Fund的投資組合副總Craig Dalton在官網分享了對於投資人報告的心得,本文整理其觀點,提供給新創團隊參考。
2023年10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SaaS公司為何成為創投投資軟體新創的趨勢?投資人怎麼評估?
在前文【產業趨勢】SaaS平台服務崛起,台灣新創的機會是什麼?一文中,說明了SaaS成長的大趨勢以及分享我們看到台灣的機會。至於什麼是投資人眼中SaaS的關鍵指標呢?本文將介紹為什麼創投跟新創是勝利組合及SaaS新創的關鍵指標。
2023年9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創投資愈加困難?因應台灣新創環境而生的新型態創投
近年台灣的新創環境,因為資源不均及資本市場變化,投資變得越來越複雜且挑戰。如何有效地提升投資案的Hit Rate及投資回報率成為首要課題!新型態的創投基金因運而生,試圖透過三大核心關鍵,提升各方價值並創造新創產業正向循環。
2023年8月10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新創必讀】資本效率是創投新的篩選標準
新創項目的好壞該以什麼指標為主?近期隨著資金環境的緊縮,多數創投對於新創的焦點已轉向是否有能力實現持續且有效的成長,而CAC Payback已取代LTV:CAC成為重要新創項目的資本效率指標,本篇文章將透過CAC Payback介紹為什麼新創該關注這指標。
2023年5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SVB 事件的影響仍在新創圈持續發酵
SVB事件後,對新創圈持續造成影響,包含新創的估值下修、面臨倒閉風險、裁員等。因此,新創要認真考慮如何轉型調整,改以獲利與健康成長為營運目標。在持續創新的同時,又能有效轉化投入與產出,合理樽節開支,將是度過此次危機的重要關鍵。
2023年5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互聯網世代為傳統券商帶來的革新
台灣證券產業與全球趨勢無異,2021 年新開戶的人口中 20~40 歲的佔比達 70%,互聯網世代已經成為台灣證券產業成長的主力,無論傳統券商或是新創都志在掌握互聯網世代的眼球,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互聯網世代正在為陳舊的投資產業帶來影響深遠的改變。
2022年9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