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創投資愈加困難?因應台灣新創環境而生的新型態創投

近年台灣的新創環境,因為資源不均及資本市場變化,投資變得越來越複雜且挑戰。如何有效地提升投資案的Hit Rate及投資回報率成為首要課題!新型態的創投基金因運而生,試圖透過三大核心關鍵,提升各方價值並創造新創產業正向循環。本篇文章正要來介紹新型態創投:

台灣新創環境與創投關鍵課題
新創團隊、成熟企業與創投資金間的鐵三角合作關係
新型態創投基金如何提昇Hit Rate及回報率?

台灣新創環境與創投關鍵課題

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一年內倒閉比率高達九成,而存活下來的一成中,又有90%在五年內倒閉,也就是說,每年新成立的公司有99%會在五年內倒閉,只有1%存活。每年新成立的中小企業數目10-11萬家,過去6年(2017-2022年)累計成立公司數目約共636,648 家。(註1)然而,在這六十多萬間公司中,成功獲得創投投資的案件數目大約2,000件,其中真正能在台灣上市櫃IPO的公司更是屈指可數,只有155家!(註2)從創業到獲得機構投資,最後更進一步到成功上市櫃IPO,機率只有萬分之二點四!假設 IPO 後都是正報酬(實際上有些不是),創投的Hit Rate也僅僅只有7-8%左右。因此對於台灣創投來說,投資要能成功退出且達到合理的期望報酬,將會是越來越挑戰的工作。

台灣新創_創投_投資趨勢
台灣新上市櫃公司數_創投_新創




以近幾年上市櫃的新創公司為例,如果將其IPO後市值與A輪、B輪的估值相比,創投投資回報倍數平均約9-10倍及3-4倍,這些都是台灣極少數成功上市櫃的新創案例。參考矽谷的新創環境,不管因為技術優勢或國際大市場佈局等因素,早期投資人在獨角獸案例上的投資回報常可見到數十倍,甚至百倍以上之超高回報,矽谷創投可以藉由極少數的成功案件達到整體基金的期望報酬,這些是台灣創投或新創圈不具備也無法複製的現實狀況。再參考前一段談到台灣創投7.7%左右的Hit Rate,創投在台灣如果單單只是過濾、選案、投案,要一下子找到「萬中選二」具備IPO潛力的新創,可能得要有抽中樂透頭獎的好運氣!即使找到也投資了,在資金的簇擁下,成熟期的新創在上市前估值也常被簇擁過度推升,即使順利上市後,最後的投資報酬也有可能不如預期。


綜合以上分析,如何有效提升投資案的Hit Rate及回報率,是多數台灣創投面臨的關鍵課題。


新創團隊、成熟企業與創投資金間的鐵三角合作關係

以台灣現況而言(延伸閱讀:SaaS平台服務崛起,台灣新創的機會是什麼?),多數企業都需要數位轉型,但因為各種因素,只有少部分企業成功達到目的,因此也有越來越多企業試圖透過投資的方式找尋新的合作機會。根據FINDIT《2022臺灣新創投資趨勢年報》的統計,約61%的企業或企業創投參與了新創投資,佔了投資方中最大的比例。


新創與成熟企業本來就很應該共同合作互利,但「新創與成熟企業文化差異大」卻也是雙方合作時面臨最大的挑戰。因此有時會見到新創因為接受企業的投資,而被套上成熟企業的規章制度,就像小孩穿大鞋一樣,失去原有的速度與靈活性,反而忘了該怎麼好好走路。企業本來就有原來本業主軸方向,與新創發展的目標路線自然有許多不重疊之處,雙方文化與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但如果有合適且理解雙方的創投可以居中扮演關鍵角色,相對就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有效發揮出三方優勢(技術+資金+資源)而強強聯手,大幅提升新創的成功率。

新創_企業合作_創投

其實,優質的創投想要建立的是新創團隊、成熟企業與創投資金的鐵三角(如下圖)。

對於成熟企業來說,不需花功夫即可直接與經過創投層層篩選,產品/商模/財務各面向都相對健全的菁英團隊對接合作,一方面可以快速取得新世代技術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能快速測試驗證商業綜效,甚至得以參與部分投資機會。對於新創而言,除了獲得發展所必要的資金以外,更透過創投接觸到成熟企業的商機與資源,得以掌握最佳時機快速發展,同時保有公司獨立發展的主導權。最後因為三方的結合,新創得以快速發展而提升價值,新創、企業、創投資金的鐵三角各方共好共贏,進一步引導更多創投資金與資源投入台灣新創圈,才能真正創造新創產業的正向循環,讓年輕世代可以有所發揮,帶領台灣走向下一波成長。

創投_企業_新創

新型態創投基金如何提昇Hit Rate及回報率?

提昇Hit Rate及回報率的3個核心關鍵在於「第一人稱視角」、「深度理解行業而訂定可執行策略」與「行業關鍵資源」。


隨著環境變化,近年來有些新型態創投基金因應而生。這類型創投基金除了一般投資前的過濾、選案、DD投資流程外,更偏好將更多的精力、時間、資源投注在投資新創之後的資源協助上。在投資後,不以第三人稱角度對團隊指點責難,而是從創業家夥伴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陪著新創團隊一起面對困難,一步步前行健康地成長壯大。


第二個核心關鍵是「深度理解行業而訂定可執行策略」。聽起來很繞口,但確是字字重要!策略人人會訂,戰略天天在喊,但真的適合新創在「該階段」的「好」策略卻是千金難得。因為要注意的不僅是財務模型,還要綜合考量最佳目標市場、產品服務優劣勢、商模設計、團隊的組成特性、可對接外部資源、資本市場等多項因素後,最後要深度理解行業特性,才能給出可落地執行的策略建議。這樣重要的策略聽起來一般是創辦人或最高經營階層的工作,但新創多半是第一次創業,本來就需要時間累積經驗培養手感,這時如果有信任且具備實務建議的夥伴,可以共同討論並給出合適的建議,少走許多彎路,當然幫助很大。


行業關鍵資源」是最後一個核心重點,怎麼說呢? 新創因為有了創投夥伴帶來好的策略與資金,最後欠缺的就是執行與速度,而「行業關鍵資源」當然就是成長加速的重點因素了!不同行業、不同公司所需要的關鍵資源會不大相同,一旦接對了好的資源,不但可加快公司成長速度,公司的體質也會更上層樓。這裡也關係到第二個核心關鍵中提到的「可執行策略」,因為缺乏關鍵資源,有些策略便無法落實,彼此環環相扣。


Venture+ 為上述多家新型態的創投基金之一,不投資短期出場的Pre-IPO項目,主要專注在Pre-A輪、A輪及B輪融資項目。合夥人擁有平均超過25年的硬體、軟體行業背景及投資經驗,擅長以第一人稱、Co-founding Partner的視角,與團隊一起以科學數據方法分析經營結構,調整市場/產品定位/商模等關鍵策略,提昇營運效率,同時帶來外部關鍵企業資源,幫助新創改變既有的成長軌跡速度。


註1: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1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中小企業統計

註2:金管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