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VENTURE+ 觀點


【V+ AI 觀察站】為什麼 ChatGPT 沒有提到你的產品?解鎖 AIO 策略的四大關鍵
當使用者不再只靠 Google 搜尋答案,而是轉向 ChatGPT、Claude、Gemini 等 AI 助理提問,你公司的產品能被看見嗎?當潛在客戶問:「請推薦適合小團隊的人資系統」、「台灣有什麼會計 SaaS?」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回答裡沒有提到你的品牌?這不是演算法的錯,也不是產品不夠好,而是你還沒進入 AI 的視野。
7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pn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5,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webp)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pn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webp)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
新創公司通常在市場上以創新和靈活性為主要競爭優勢。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資金壓力增大、業務擴展的困難,很多新創公司最終面臨發展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公司內部的創始團隊對未來充滿熱情和願景,但往往缺乏足夠的資源或經驗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對於這類公司,解決方案往往不僅是簡單的資金注入或管理層的改變。更多時候,調整心態,引入策略股東,進行公司體質與策略調整,成為了幫助公司渡過困境、實現長期增長的關鍵手段。
7月2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jp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0,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webp)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jp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webp)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
在創業圈中,「拿到高估值才是贏家」似乎成了一種默認共識。不少創業者將估值視為實力的象徵,甚至作為與同業、投資人、員工交流的核心論述依據。但估值真的是愈高愈好嗎?
實際上,估值不只是數字遊戲,更牽涉到公司策略、資金規劃、投資結構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過高的估值固然看似光鮮亮麗,卻可能種下未來發展的隱患。本文將拆解幾個常見的創業者估值迷思,協助你在資本市場中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6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CEO的必修課:IR & PR 是兩種語言,卻不能各說各話
期 VENTURE+ 團隊協助一間即將興櫃的 portfolio 公司,同步處理兩項對外溝通任務::一是 IR(Investor Relations,投資人關係)──協助優化他們的公開說明書內容;二是 PR(Public Relations,公共關係)──撰寫興櫃前最後一輪的募資新聞稿。
4月1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V+共創專欄】在那間會議室裡,投資人與我們生出了一個新產品
一直以來,VC的工作生活常常被認為充滿新奇與挑戰,可以一直接觸新的技術,研究新的趨勢與變化,有如找尋那萬中選一,技藝高超的大海旅人,無時無刻地追逐著浪頭。然而,事實永遠比想像更殘酷,產業更迭與景氣循環,就如同一波波的浪起浪落,前一刻站在浪尖上的閃耀新星,在沈醉於眾人關愛眼神...
4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觀點】VENTURE+:創投家的心態革命
如果喜歡我們的分享,也歡迎追蹤我們 LinkedIn/FB,上面會有更多我們的分享: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entureplusco FB: https://www.facebook.com/vent...
4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V+觀點】不只是金主,更是隊友:投資人的五大隱藏資源
在競爭激烈的創業賽道上,初創公司就像一艘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奮力前行的小船,每一步發展都至關重要。而投資人,不僅僅是提供資金的“金主”,其投後協助更是能為初創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今天,就來為大家揭開投資人除了資金以外的隱藏資源。
3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規劃力與執行力,就從每年的預算開始
台灣過往的實業家非常關注投資回報的可預期性,強大的規劃能力與執行力讓其在經營成本與效率上取得優勢。即便商業環境與過往大大不同,網路新創團隊更注重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但規劃力與執行力,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取得企業發展成功的兩大基石
3月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觀點】新創成功學第一課:不憑感覺作決策;洞悉數據察先機!!
職場的運作方式從來不是基於「我覺得」,而是基於事實與結果。無論你是創業家、帶領團隊的主管,還是剛入職的新手,只有結果才能為你贏得話語權。
2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觀點】新創走到IPO,成功了嗎? 二級市場的一些數據觀察
對於新創公司而言,成功上市往往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許多創業者與投資者都將「IPO」視為成功的象徵,認為一旦公司上市,便意味著企業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然而,IPO並不完全等於成功,而只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1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創投投後管理在做什麼?是對於投資戶的「管理」,還是一種「加值服務」?
在傳統創投運作中,投後管理往往局限於每季度一次的董事會會議,目的是收集並回顧公司的財務報告,這些通常是反映過去表現的“事後資訊”。這種方式著重於結果的檢討,但卻可能錯失了及時調整策略的最佳時機。
然而,V+創投對然而,V+創投對於“投後管”的理解和做法卻與傳統的方式有所不同...
1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創常覺得台灣不好募款,美國容易。但到美國上市的台灣新創,表現為何又似乎不如預期?
台灣新創公司在美國IPO的挑戰,強調理解資本市場與商務市場的差異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資本市場比選擇最大的市場更為重要。文章指出,公司的經營體質是成功的關鍵,而在美國上市則需要展現更優異的成長與獲利表現,類似於台灣優秀運動員面對美國職棒的競爭壓力。
2024年12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新創公司獲投後4 大互動策略,讓創投成為成長夥伴
新創公司獲投後,要定期溝通、對齊目標、不吝要求、建立信任,讓創投成為與公司一起成長的夥伴,實現win-win結果
2024年11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 觀點】Go Big or Go Home : 新創執行力是成長的必要武器
新創的靈魂常常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想法,但事實上,真正有能力將想法落實為做法,進而產生效益者相當少,更鮮少有人可以不斷地在每一次的執行過程中,持續精進。我們可以觀察到創業發起到成功站上資本市場者的機率極低,如何脫穎而出,執行力的重要不言而喻。
2024年11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新創投資「堰塞湖」
退場成功率極低和退出回報不理想導致創投資金出現「堰塞湖」現象,近年來全球創投交易趨勢持續下滑很可能就是創投對於退出不如預期的因應調整
2024年11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台灣IPO、日本IPO、美國IPO 比較,美國上市夢跟你想的大不同
IPO是許多新創公司的重要里程碑。但具體來說,在不同地方 IPO 究竟有什麼不同,更重要的是,報酬到底有多麽不一樣? 抱持這些疑問,本文協助各位創業者整理台灣上市、日本上市,以及最大夢想的美國上市的報酬與流程比較。
2024年8月20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CEO必學] 傳統行銷學的 4P 與 STP 在數位行銷世界的CMO眼中漸漸失寵…卻成為CEO的必修課題!](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nsplsh_1e18abaa7ad445cba875f0aa03112b28~mv2.jp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0,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nsplsh_1e18abaa7ad445cba875f0aa03112b28~mv2.webp)
![[CEO必學] 傳統行銷學的 4P 與 STP 在數位行銷世界的CMO眼中漸漸失寵…卻成為CEO的必修課題!](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nsplsh_1e18abaa7ad445cba875f0aa03112b28~mv2.jp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nsplsh_1e18abaa7ad445cba875f0aa03112b28~mv2.webp)
[CEO必學] 傳統行銷學的 4P 與 STP 在數位行銷世界的CMO眼中漸漸失寵…卻成為CEO的必修課題!
4P:Product (產品) 、Price (價格) 、Place (地點) 、Promotion(促銷) STP:Segmenting( 市場細分) 、Targeting (目標市場)、 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
2024年4月1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新創必讀】投資人報告要包含什麼?為什麼重要?
在新創開始有投資人之後,常常需要每個月撰寫營運相關的報告讓投資人能持續地了解新創公司的現狀。創立於2010年的種子及早期創投基金Collab Fund的投資組合副總Craig Dalton在官網分享了對於投資人報告的心得,本文整理其觀點,提供給新創團隊參考。
2023年10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SaaS產業快速席捲,你該成為什麼樣的新創團隊?
台灣在過去幾年中歷經COVID疫情、經濟環境、產業與供應鏈以及地緣政治的各式影響,產生了本質的重大轉變。在國際軟體SaaS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下,本篇文章將分享多變化的產業環境中,什麼樣特質的新創團隊可以得到更多的養分與成長的機會。
2023年10月1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SaaS公司為何成為創投投資軟體新創的趨勢?投資人怎麼評估?
在前文【產業趨勢】SaaS平台服務崛起,台灣新創的機會是什麼?一文中,說明了SaaS成長的大趨勢以及分享我們看到台灣的機會。至於什麼是投資人眼中SaaS的關鍵指標呢?本文將介紹為什麼創投跟新創是勝利組合及SaaS新創的關鍵指標。
2023年9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