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創團隊中不可缺乏的靈魂人物之一就是產品經理,他們負責整體的時程規劃、任務分配及版本迭代等等。一位好產品經理可以左右項目的狀態,更可以讓產品深獲用戶喜愛,讓收入呈現指數型成長,甚至顛覆行業的想像。然而,要怎麼樣才能成就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呢?本文整理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觀點供新創團隊或有志成為PM的人參考: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情商
公司配合度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講到該擁有什麼硬能力可以成為一位好PM,這包含許多面向,從產品規劃到時程管理等,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藉由上課、培訓學習。但其實更大一部份是靠著經驗累積,像是:
用戶訪談及測試
功能優先級排序及Roadmap設計
團隊間資源分配
市場評估
前端業務與技術之間的需求相互轉換溝通、傳遞
定義、追蹤及修正指標
這都是所有產品經理都必備的基礎,最優秀的PM會在不同的環境、時空背景之下,不斷更新這些技能,同時不斷反思是什麼導致產品的成敗,並根據用戶的回饋調整作法。
情商
為什麼說情商是一項必備技能呢?因為一位好的PM對外可以藉由訪談與用戶建立同理心,在找到真正的痛點後,迅速將產品調整到對的方向;對內則是發展出跨組織的團隊情感,抹平彼此的障礙後打造出最佳產品。根據哈佛心理學博士Daniel Goleman,以下為三個PM需要擁有的情商特質:
社會意識
產品經理需要擁有同理心跟團隊意識,在公司內部可以理解業務團隊、技術部門的立場,並且知道該如何利用資源以推動團隊間的合作。最後則是了解市場的需求,透過探索用戶的心態、同理他們的感受,依此調整產品的功能至符合預期,這將是推動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環節。
關係管理
在同理團隊的感受後,接著就是如何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首要任務絕對是在信任及真誠的基礎上,幫助團隊發揮最大的潛力。一位優秀的PM知道怎麼達成談判、處理衝突及讓利害關係人一起朝著共同目標努力,這些不僅僅需要溝通技巧,還要有強大的關係管理技能,才得以在組織內外皆如魚得水。
自我意識管理
一般來說,產品經理就是產品的死忠用戶,但這很容易陷入盲點——不夠客觀。有時候PM喜歡一個功能,是因為自認為它可以順利解決市場痛點,但忽略了市場跟用戶訪談的真實數據,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團隊失去信心,所以必須時時刻刻退後一步,先移除自身的觀點後,用客觀證據判讀。除此之外,PM也是一個充滿壓力的角色,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預期、成本、優先級等等,優秀的PM需要知道如何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中喘口氣,不然也很容易使情況變糟。
公司配合度
擁有了核心能力跟情商後,就代表產品經理一定能成功嗎?其實不然,依據不同規模、行業或文化的公司都需要各自適合的產品經理,且公司的管理模式也會有直接的影響,本篇文章以新創公司為主進行介紹:
在新創公司中,產品經理很有可能負責大部分的事情,從定價、行銷,甚至到業務拓展都有可能,好處是可以參與更多高管理層面的策略會議、資源分配,藉由產品管理達到更大的影響;缺點則是團隊中沒有前輩可以學習,必須習慣被分配到沒有參考範例的任務,而預算也相當有限。
而常見的公司管理模式中,有產品經理主導項目、技術部門主導項目及產品經理與技術共同管理合作的三種模式,他們有各自的優缺點。以共同管理合作的模式為例,因為必須一起承擔責任,通常會更加深彼此的認識與共鳴,所以流程設計、產出的品質、客戶滿意度往往會較好;然而,潛在問題包含上線時間可能會較長、沒辦法產出破壞性創新等。
最後,還需要了解管理階層的期望跟處事方式。假如他們是屬於深度參與產品每個環節的類型,那麼產品經理可能僅需要扮演一個支援的角色,以完善想法跟驗證概念為主,這會直接影響著工作內容跟產出,所以要一定要知道公司對於職能的預期,才能決定是否合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