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VENTURE+ 觀點


VENTURE+ 3年小結
VENTURE+ 雖然才剛滿三歲,看起來像個創投界的新生兒,但其實我們核心團隊早就不是菜鳥了。我們累積超過 50 年的實務投資經驗,加總起來更橫跨近 150 年的各產業歷練。簡單說,我們是年輕的品牌、老練的靈魂。
7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pn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5,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webp)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pn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5,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1efa28b5c0f246b198c43c9c4558b644~mv2.webp)
[V+ 觀點] 高處相見:新創公司與策略夥伴的共創之旅
新創公司通常在市場上以創新和靈活性為主要競爭優勢。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資金壓力增大、業務擴展的困難,很多新創公司最終面臨發展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公司內部的創始團隊對未來充滿熱情和願景,但往往缺乏足夠的資源或經驗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對於這類公司,解決方案往往不僅是簡單的資金注入或管理層的改變。更多時候,調整心態,引入策略股東,進行公司體質與策略調整,成為了幫助公司渡過困境、實現長期增長的關鍵手段。
7月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jp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0,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webp)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jp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fff36d6ab76c4e80bb0867e6acd8ff4f~mv2.webp)
[V+ 觀點] 估值愈高愈好?破解創業者常見的估值迷思
在創業圈中,「拿到高估值才是贏家」似乎成了一種默認共識。不少創業者將估值視為實力的象徵,甚至作為與同業、投資人、員工交流的核心論述依據。但估值真的是愈高愈好嗎?
實際上,估值不只是數字遊戲,更牽涉到公司策略、資金規劃、投資結構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過高的估值固然看似光鮮亮麗,卻可能種下未來發展的隱患。本文將拆解幾個常見的創業者估值迷思,協助你在資本市場中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6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 觀點] 策略聯盟怎麼談才不踩雷?新創與大企業合作的四個成功關鍵](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a774a67c76524e8db1356bfc915f6331~mv2.jpg/v1/fill/w_333,h_250,fp_0.50_0.50,q_30,blur_3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a774a67c76524e8db1356bfc915f6331~mv2.webp)
![[V+ 觀點] 策略聯盟怎麼談才不踩雷?新創與大企業合作的四個成功關鍵](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4826d3_a774a67c76524e8db1356bfc915f6331~mv2.jpg/v1/fill/w_454,h_341,fp_0.50_0.50,q_90,enc_avif,quality_auto/4826d3_a774a67c76524e8db1356bfc915f6331~mv2.webp)
[V+ 觀點] 策略聯盟怎麼談才不踩雷?新創與大企業合作的四個成功關鍵
新創與大企業攜手,如何設計一場雙贏的合作?對許多新創來說,與大企業合作彷彿是一扇通往快速成長的門:品牌曝光、通路支持、資源共享,有時甚至還帶來策略投資的可能性,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這樣的策略聯盟如果規劃得宜,能成為加速發展的重要槓桿。但若缺乏事前的規劃與協調,合作也可能出...
6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市場規模不是數學題,是策略題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rticle can be found after the Chinese version. 不論是創辦人在對創投 pitch,還是創投同仁準備投審會報告時,「市場規模」永遠是一道必答題。以我自己為例,看似簡單...
5月1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V+ 共創專欄】人力不等於生產力, 效率才是關鍵指標
在景氣反轉與壓力下,公司不得不面對組織與效率的結構性問題。創辦人意識到,僅靠增加人力無法解決根本困境,唯有提升效率才能真正轉虧為盈。這場艱難的決策對團隊士氣造成短期衝擊,但也成為體質轉變的關鍵起點。半年後,公司人力雖減少三成,卻實現營運轉正、團隊更具動能。創業路上,真正的夥伴是能在困局中保持清醒、共推改變的人。
5月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V+觀點】顛覆傳統思維:為何100萬 > 1000萬 > 1億?商模決定企業真正價值
營收規模不代表商業成功,必須關注實際獲利與商業模式的健康程度。三家公司案例顯示:即便營收達億元,若利潤低於小型軟體公司,則商業效益反而較差。
許多創業者容易陷入「規模幻覺」,誤以為營收越大越好,忽略了成本與利潤結構。商業成功取決於現金流、客戶價值、可擴展性與產品生命週期等深層因素。真正的成長是建立在可持續、可複製的獲利模式,而非短期的營收膨脹。
4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V+觀點】CEO的必修課:IR & PR 是兩種語言,卻不能各說各話
期 VENTURE+ 團隊協助一間即將興櫃的 portfolio 公司,同步處理兩項對外溝通任務::一是 IR(Investor Relations,投資人關係)──協助優化他們的公開說明書內容;二是 PR(Public Relations,公共關係)──撰寫興櫃前最後一輪的募資新聞稿。
4月1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優秀企業的隱形推手:卓越 CFO 的 5 大特質
在公司成長的不同階段,財務領導人的角色也會隨之演變。往往在發展初期,公司可能僅需要一位能夠處理帳務、預算規劃、現金流管理的財務負責人(Head of Finance)。但隨著業務規模擴大、資本運作日趨複雜,公司就需要一位真正的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
3月1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觀點】企業成長的隱患:商業判斷的美麗誤會
創辦⼈在時間壓⼒下 ,受限於片⾯資訊與有限的認知深度,決策往往與市場現實之間出現巨⼤落差,就像是⼀場 「美麗誤會」。這些錯誤預期與決策偏差,正是許多企業成長受阻、資源錯置,甚⾄最終導致失敗的關鍵。
3月1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觀點】規劃力與執行力,就從每年的預算開始
台灣過往的實業家非常關注投資回報的可預期性,強大的規劃能力與執行力讓其在經營成本與效率上取得優勢。即便商業環境與過往大大不同,網路新創團隊更注重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但規劃力與執行力,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取得企業發展成功的兩大基石
3月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V+觀點】「選擇」重於「努力」,商業模式設計好,命運大不同!
創業路上的瓶頸,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努力不足,而是因為當初的「選擇」錯誤。更具體地說,是因為商業模式的設計不當,未能充分發揮出所能創造的客戶價值,最終導致了財務收入的缺乏,陷入了一個難以突破的困境。
2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新創成功學第一課:不憑感覺作決策;洞悉數據察先機!!
職場的運作方式從來不是基於「我覺得」,而是基於事實與結果。無論你是創業家、帶領團隊的主管,還是剛入職的新手,只有結果才能為你贏得話語權。
2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V+觀點】天下創業唯快不破? 為什麼有時候越快反而越慢
在新創圈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普遍的迷思:誰先進入市場,誰就能搶得先機。這導致許多創業者在還沒有完整理解市場需求之前,就急著推出產品。表面上看起來很快,但真的是這樣嗎?
2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創投投後管理在做什麼?是對於投資戶的「管理」,還是一種「加值服務」?
在傳統創投運作中,投後管理往往局限於每季度一次的董事會會議,目的是收集並回顧公司的財務報告,這些通常是反映過去表現的“事後資訊”。這種方式著重於結果的檢討,但卻可能錯失了及時調整策略的最佳時機。
然而,V+創投對然而,V+創投對於“投後管”的理解和做法卻與傳統的方式有所不同...
1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漲價是商業價值的試金石
在萬物齊漲的通膨年代,新創經營也感受到明顯壓力,漲價往往是最令人猶豫的決策,很多人第一個浮現的顧慮就是「客戶會不會流失」。然而,漲價不僅僅是收益的考量,更是檢驗企業真實價值的試金石...
2024年12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從新創到企業:突破規模化困境的6大心法
新創公司在快速成長後常遇到規模化瓶頸。本文提出六大心法助企業突破:企業價值優先、數據導向決策、培養中階主管、保持市場觸覺、透明溝通建立信任、危機轉機。這些策略幫助新創重塑組織、文化與運營,實現從新創到規模化企業的成功轉型,持續保持增長動能。
2024年12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V+觀點】慎選創業成長路上的夥伴 - 引進新股東
股東不僅是資金提供者,更是企業的核心夥伴,能影響公司文化、策略方向及決策效率。理想的股東應與創業者有一致的價值觀,並能帶來資源、專業知識與人脈。與股東建立關係的關鍵在於「互信」與「互動」,透過時間培養。重要且深入合作的股東,即使只有一兩個,也能有效引入外部資源,促進公司發展。
2024年1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經營管理】如果公司突然歸零,一切從頭開始...
在經營管理公司中,歸零思維是種策略性思考,核心在於擺脫原有束縛,重新思考客戶痛點、資源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思維方式,時時讓自己處於歸零思考,不是要否定過去,而是敢於擁抱變化的練習。
2024年12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有些事情在不知不覺中殺死你的公司,新創經營最怕的資源黑洞
在創業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談論「即早失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壞點子」造成的失敗中學習。但是,有一種比壞點子更危險的存在,那就是「資源黑洞」— 那些看似可行,卻緩慢而持續地消耗團隊資源的計畫。
2024年11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