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道路上,股東的角色遠不僅僅是資金的提供者,更是公司的核心夥伴。選擇合適的股東對企業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不僅影響資金流向,還可能決定企業文化、策略方向,甚至影響決策效率。優秀的股東應該具備與創業者一致的價值觀與願景,這能確保雙方在面對挑戰時有共同的方向。此外,股東應該為企業帶來不只是資金,還包括資源、專業知識與人脈。這些額外價值能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尤其是在早期階段,外界支持尤為重要。
如何有效發揮彼此的能力與價值,首先最重要的關鍵第一步就是「互信」,互信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時間與誠意去培養,與股東之間的互信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基石。股東不僅是資金的提供者,更是決策過程的重要參與者和支持者。當互信存在時,創業者與股東能更有效地溝通並共同面對挑戰,從而加速企業的成長。因此筆者在過往與Portfolio公司建立的互動上,往往都會更早期接觸到創辦團隊,先溝通了解彼此,同時不以投資為前提的合作互動一段時間,了解公司的文化與價值觀,在日常的互動上,理解彼此的差異的互補性。當公司準備好邁向下一階段的成長準備時,雙方的關係,從合作夥伴的角度切入,投資自然水到渠成,雖然在不同的案件上,彼此接觸的時間甚至長達一年以上,但長時間累積的互動與默契培養,對於下一個階段的股東關係影響甚深。若互動過程中發現彼此做事方法與價值觀差異太大,角色也容易隨時切換,祝福彼此未來發展。
第二個重要關鍵便是「互動」,撇開投資前的互相接觸與理解階段,股東最重要的便是資金以外的價值提供,創業家必須藉由外部的投資人更理解公司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瓶頸,藉由外部股東的力量,推動公司往前往上發展,因此在引進股東之前,務必釐清該股東的能力與帶來的價值,以及公司因應未來發展所需要調整的方向,甚至是創辦人自己的心態,都需要隨之調整,才能有效整合外部資源,達到利己與利他。
每每在評估案件的時候,股東結構都是第一優先需要釐清的部分,從股東數目多寡,每一個階段引進股東的過程,重要股東的持份佔比,團隊與外部股東的合作模式,都是可以側面理解創業團隊想法與做事風格的重要資訊。股東數目的多寡,與引進資源數量無直接關係,重要且深入合作的股東一兩個,便可以有效引入大量的外部資源,對公司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與股東的關係也需要明確的協議與透明的溝通。許多新創團隊因缺乏清晰的股權規劃和權利義務界定而出現分歧,更甚者甚至導致內部歧異,對未來發展埋下負面影響,因此新創團隊應謹慎評估投資者的動機和承諾,以及雙方在未來合作上彼此的角色扮演與責任。對於投資人而言,千里馬難尋,始終致力於找尋好的新創團隊。同樣地對於新創團隊來說,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股東,伯樂又在何處,或許回歸「互信」與「互動」的本質,更容易讓創辦團隊理解,什麼樣子的投資人,才是最適合自己“未來”的股東,更願意為公司成長付出心力、真正理解創業挑戰的最佳夥伴。
如果喜歡我們的分享,也歡迎追蹤我們 LinkedIn/FB,上面會有更多我們的分享:
關於VENTURE⁺
熟悉SaaS領域,並從產業本質出發,除了提供必要的資金協助之外,更帶給新創公司最缺乏的企業夥伴與產業資源合作、實務的成長策略經驗,以及資本市場的專業規劃建議。希望以最佳共同創業夥伴(Best Co-founding Partner)的心態,在SaaS新創、創投與產業企業三者間,建立起長期新創資源整合的合作橋樑。
Comments